生命至上消防救援队伍奋战泸定地震灾区

通讯员马锐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赵丽梅

9月7日7时30分,在泸定县得妥镇大渡河的大桥正上方,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的救援人员用绳索垂直将9艘救援舟艇下放至大渡河,得妥镇紫雅场村、湾东村的被困群众将通过这些舟艇转移至安全地带。

“今天我们要通过舟艇,将被困群众都转移出来。”乘坐舟艇进入紫雅场村搜救的甘孜州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刘浩说。从9月5日23时救援队伍抵达这个镇子起,救援转移工作已经进入了第3天。在刘浩看来,“昨天的任务最重。”

“慢点老乡,一个一个下船!”今天上午10时40分,乐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杜鑫和队员负责在临时码头进行接应群众,杜鑫一面安慰着获救群众,顺势将一位老人背下舟艇,从临时码头望向大渡河上,一艘艘舟艇循环往复。据杜鑫介绍,“从早上8时到这会,已经转移了上百人。”

9月7日上午11时,经过46小时连续作战,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已争分夺秒地营救被困群众人,运送转移伤员16人,疏散转移人。他们圆满完成了泸定县磨西镇、燕子沟镇,石棉县新民乡的救援及疏散转移任务。

当前,在泸定县得妥镇、石棉县王岗坪乡、草科乡,救援转移行动仍紧张在进行中。

“有人被埋在下面了”

9月5日12时52分,甘孜州泸定县境内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在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的统一调度下,甘孜、成都、雅安、德阳、绵阳、凉山、资阳、乐山、眉山、攀枝花等地共计名消防救援人员,从四川各地奔赴震区。

“我看到他了,看到他了。”9月5日下午,在海螺沟景区的一栋严重受损的酒店三楼楼板与二楼之间的缝隙里,甘孜州消防救援支队海螺沟景区大队大队长朱刚和队友发现了1名被困人员。

朱刚所在的甘孜州消防救援支队海螺沟景区大队,是唯一一支位于震中磨西镇当地的专业救援力量,地震发生后,他们也是首先抵达现场的队伍之一。

救援人员正在转移被困群众。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赶紧啊!大西映画酒店结构受损,有人被埋在下面了!”朱刚和队友刚进入现场,就听到了呼救声。救援人员发现,被埋在废墟下的是一名年轻女性,她的丈夫正跪在地上用双手清理房间内的砖石,女子的丈夫喊道:“她就在这里!我还在和她说话!”同时,他的手还在颤抖着。

被困者除头部外已被砖石完全掩埋,意识仍然清醒。甘孜州消防救援支队队员黄小波回忆当时的过程:“我们先是小心翼翼地绕过其头部,清理出一个可操作器材的救援区,然后做好支撑防护,切断钢筋和水泥板。”

“谢谢你们!谢谢你们!”经过4小时救援,这名女子被救。女子反复向救援人员道谢,并向消防员人表示,“我还有3个同事没跑出去,在那边,请你们救救他们。”黄小波一边安慰被困女子,一边紧张开展救援。“已经在救了,放心,肯定会把他们都救出来的!”

经过数小时,废墟逐渐清理完成,消防员成功救出被困女子的3名同事。随后,他们又投入到下一个救援行动中去了。朱刚说,“我来不及思考,这辈子第一次感觉到每一秒都无比珍贵!”

水陆交替挺进“孤岛”

雅安市石棉县也是本次地震的重灾区。

其中,新民乡和王岗坪乡一面临大渡河,一面靠山,平时下大雨时,河流两岸山上的沙石都会被冲下来,这次地震发生后,情况更为严峻,通讯和道路一度中断。另一边,草科乡的道路损毁更为严重,水路成了救援人员唯一进入的通道。

“我们需要先走水路,而后徒步20多公里,再乘坐舟艇抵达受灾乡镇开展救援。”石棉县新民乡指挥部的消防救援人员说。

救援人员驾驶冲锋舟,横渡大渡河转移受灾群众。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9月5日,通往新民乡的道路抢通后,消防救援人员将前线指挥部设在此处,而后组织力量水陆交替挺进王岗坪乡、草科乡开展搜救。

9月5日晚,由眉山、乐山、资阳支队60名消防救援人员组成前突分队,利用舟艇横渡大渡河。9月6日凌晨3时许,救援人员抵达大岗山稍微修整后继续前进。

“路很难走,不时遇见山体滑坡,大小石块不断从山顶滚下来,二三十公里的山路,我们一共走了11个小时。”作为突前分队队员,眉山市消防救援支队消防员张泽回忆。

抵达大岗山水电站后,救援人员分为了两组,一组乘船前往王岗坪乡幸福村开展搜救,另一组继续徒步挺进草科乡,开展救援。

35公里徒步营救

在距离震中磨西镇还有5公里路程的贡都桥,有人员被困。然而,塌方阻断了必经之路。

“集合!整理装备,徒步前进!”救援人员只能沿着旁边一个超过50度的斜坡绕道向上,几名身手敏捷的队员轻装上阵,率先登上坡顶,并抛下绳索固定好,后面的救援人员可以依靠绳索爬上去。

随后,队员们背着装备,沿着斜坡爬行了10多分钟后,到达了中间一处平台,又遇到了一段高约米的陡坡,他们搭建了三段梯子,爬上了上山。一位消防员扶着梯子提醒:“千万不要两人同时出现在一个梯子上。”

救援人员翻过陡坡去救人。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救援人员用绳索架起了“生命通道”。绳索从半坡延伸到坡底,救援人员说着绳索爬进去,被困群众顺着这些绳索爬出危险区域,

5日晚上20时许,队员们陆续到达磨西镇磨西广场安置点时,第一盏灯刚好亮起,看着帐篷里群众们已经得到妥善安置,医疗救治人员有序地开展着工作。

9月5日晚上,已经撤离到山下的村民自行组织排查发现,一位8旬老人联系不到,两名到天池山村游玩的工人也联系不上。

9月6日7时,一支由甘孜和德阳消防支队组成的16人突击小组徒步挺进天池山村,当日11时许,被困老人被找到了,由于老人受伤无法动弹,老人已超过20个小时没有进食,救援人员赶紧将随身携带的面包和水送到老人手里,同行的医务人员对老人进行简单的救治。

另外三组救援人员分头挨家挨户搜救两名被困工人。此时,前线指挥部传来消息,有两名被困人员今日自行从天池山村撤离了下来,确定无大碍后已经自行离去,经当地群众确认,他们就是昨日到天池山村的两名工人。救援人员悬着的心才了下来。

从一个村搜救到另一个村,救援人员翻山越岭,徒步距离单边超过12公里,再加上绕路和入户搜救排查,很多队员在找到老人前就已经走了超过20公里,已是精疲力竭。

救援人员将老人固定在多功能担架上,4人一组轮流抬着老人向山下走去。

9月6日晚18时许,救援人员前后徒步11小时约35公里,对全村逐户进行摸排,确保群众全部撤离到安全处。

“别害怕,奶奶,我背你出去!”

9月5日16时,在成都洛带机场,伴随着巨大的轰鸣声和阵阵强风,成都消防飞鹰航空救援队5名队员搭乘的直升机稳稳升空,仅花了1个小时,他们就能飞抵震中上空。他们也是震后第一支抵达震中的消防增援力量。

在到达灾区上空后,队员们穿云下降,迅速突破山脊线执行低空拍摄任务:有部分山体松动,滚落的石块像雨点一样向山谷倾斜而而下;有村民房屋垮塌,受伤受灾的群众正聚集在空旷的地方急需救援;石棉县通往泸定县的道路阻断;大渡河一级支流湾东河已断流,极有可能发生险情,形成堰塞湖……飞鹰拍摄了大量灾区的重要信息,为震后救灾提供了宝贵的一手资料。

9月6日,飞鹰接到了新任务——转移石棉县草科藏族乡被困群众。由于震后巨石滑落,堵塞了进乡的道路,沿途的挡墙护坡路面开裂垮塌,村民与外界的交通彻底中断,草科乡成为了“孤岛”。

消防员背出被困的老人。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供图

“直升飞机来了!消防员来了!”当飞机抵达灾区上空时,受灾的群众纷纷振臂高喊。队员们一边开展救援行动,一边和群众一起清理杂物,仅用了不到1个小时,就成功开辟完成2个大型直升机起降点,将物资运了进去,将被困群众运了出来。

直升机轰鸣声巨大让这些第一次离开家园的老乡有些紧张。年过古稀的89岁老人冯全珍双手因为紧张而不停颤抖。队员们伸出双手将老人的手紧紧握住,“别害怕,奶奶,我背你出去!”

下机时,队员们小心翼翼降低身体,避开飞起的沙石,将老人背到救护车旁。而后,“飞鹰”再次升空,开始新一轮的救援。

来源:中国青年报客户端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429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