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释介受灾不忘暖家乡青年学子勇担当
9月5日中午12时52分,四川省甘孜州泸定县海螺沟发生了6.8级大地震。地震发生时,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食品科学专业的研究生梁释介正在位于磨西镇的家中午休,距离地震中心仅12km。
地震发生的一瞬间,伴随着“轰隆”的一声巨响,梁释介瞬间从梦中惊醒,随之而来感受到的是房屋剧烈的晃动。他踉跄着从床上起身来到客厅,此时满目已是一片狼藉,灯具和电视机都已掉落在地,鱼缸都翻倒在地面四分五裂,强烈的晃动下人根本站立不住,只能紧紧贴着墙壁勉强维持,梁释介和父亲拼命在更大的倒塌前呼喊母亲和弟弟的名字,直到全家人都穿着拖鞋跑下了楼。
下楼后打开手机,他发现所有信号都断了,整个磨西镇处于失联状态,他们一家人开始往开阔地带走,一路上碎石砖瓦,有的房屋甚至直接倾斜倒塌,灾难片中的场景,此刻正在他的眼前真实地上演,梁释介意识到:这次地震恐怕不一般。
险情当前志愿先锋
面对突如其来的严重灾情,梁释介告诉父亲,他想当志愿者。得到了家人的支持后,他立马在车上换好鞋,即刻动身前往临时指挥所,现场人员攒动,当时正急需人手搭建救灾帐篷,他就先加入了搭帐篷的队伍,一直到下午5点,在大家共同努力下,帐篷基本全部搭建完毕。之后又听到人说需要小伙子帮忙转移伤员,梁释介又立马加入了参与转移的队伍中。
地震导致山里道路损毁严重,受伤的群众无法及时转移,由于没有公路,大家只能走山路。部分受伤群众在对岸的山上,两边被湍急的河流阻断,民兵现场用木头搭建了简易的木桥,又用竹子制作了担架,将受伤群众抬过河,这个过程十分危险,稍有不慎就会掉入河中,被汹涌的水流卷走。
等待民兵将伤员抬过来后,梁释介和志愿者们协助民兵一起将伤员从山脚抬到公路,需要翻越一座高山,不仅山路陡峭,而且有些地方已经坍塌,随时都有余震的可能,但为了尽快让伤员得到救治,大家都不约而同地下定决心向前冲锋,尽快开始了上山行动。途中,梁释介前面的一名民兵不慎被山上掉落的石头砸中了后脑勺,可以感受到他强忍着的疼痛,死死抬着担架,直到其他队员来接替他时才放手,等大家齐心合力将伤者全部抬上山时,已经是晚上8点了。
解放军、武警部队、消防救援部队第一时间赶来救援后,梁释介作为一名志愿者又参与到了帮忙卸运物资,搭建救灾帐篷的工作中。第二天,他被安排在其中一个救灾安置点进行志愿服务,主要负责安置点的秩序维护与物资发放、辅助医护人员做核酸检测、疏导孩童情绪等工作,可以说哪里有需要,梁释介的身影就出现在哪里。灾难面前,人们看到了个体汇聚成集体,所有人众志成城齐心协力加入支援队伍,这可能是中华民族遇山开路、遇水架桥精神的最好体现。
灾后保障勇于担当
前期的救灾抢险结束后,各个安置点的工作开始有条不紊地开展,梁释介选择暂时离开安置点,加入驻村工作组。深入受灾群众中了解他们的困难与诉求,记录每家每户的受灾情况,并积极向上级反馈受灾群众亟需解决的问题,他希望能从中尽自己一份力帮助大家更好地开展灾后重建工作。
经过深入走访了解,梁释介所在的工作组共收集了多份困难诉求,经过仔细地梳理他们制作了群众集中反映问题台账,将受灾群众的困难与诉求细分为4个大类28小类。其中反映最多的就是有关灾后房屋鉴定的问题,处在震中的海螺沟是当地热点旅游景区,许多百姓贷款修了房屋做民宿,全家人都指望着在旅游旺季靠着民宿的收入来维持生活,房屋是他们一辈子的心血也是唯一的收入来源,一旦房屋鉴定为危房就需要拆除,这让居民们一开始很难接受。
经过驻村工作组的积极反映,为所有对第一次专业机构自行鉴定结果有意见诉求的居民,重新安排了专业机构鉴定,积极协调确保每个户主在场,让所有人都有及时的反馈,帮助大家消除了大部分顾虑和异议。除此之外,梁释介所在的工作组还参与其他许多居民迫切问题如房屋排危、通水通电、牲畜处理等,都纷纷得到了妥善的解决。在校时,经常听到“为群众做实事、办好事”,在紧要关头深入一线时,才明白这其中的困难与内涵,梁释介的勇于担当充分展示了新时代青年最好的名片。
抗震救灾义不容辞
“作为灾区的一份子,参与抗震救灾是我的责任”,梁释介希望能为家乡多做一些贡献,家乡能早日恢复。
在地震发生后,全国人民都在为灾区默默祈福,军人、救援队第一时间出动,各地的救援物资源源不断的输送进来,甚至有外地同胞赶过来当志愿者希望为灾区尽一份力,看到“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真切发生在眼前,灾区群众努力自救,积极生活体现出来“万众一心,众志成城,迎难而上,百折不挠”的抗震精神,这些都让梁释介非常感动。
这次地震,也让梁释介看到国家科技实力的强大,地震后第一时间国家通信无人机便起飞飞往灾区,海螺沟在晚上7点左右就有了信号,与外界建立了联系。在灾害发生后,我们国家再也不会有“通信孤岛”了,一次灾难亦是一次警示,为了让更多人民不再因为技术受限而被困而不断推动技术进步。
梁释介用奉献与责任绘就新时代青年的青春担当,他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的青年就应该在祖国和人民需要时挺身而出、迎难而上。感谢所有参与救灾的人民解放军、武警官兵及医疗人员和志愿者等,感谢所有心系灾区的同胞,感谢伟大的祖国,感谢伟大的中国共产党,我相信海螺沟一定会重获新生!”
供稿: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供图: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
编辑:马文哲
责编:于哲孟祥慈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34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