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北上广太难,康康成都和重庆
作者
良叔
良叔助理是成都人,平时上班认真积极,踏实勤奋,早晨无论我多早到公司,她都比我更早。
她也经常主动加班,每次我周末或者节假日来办公室,她都在。
还有,我布置工作,只说了1,她基本上都能做到3。
良叔最要好的3个朋友,1个是成都人,两个是重庆人。
一个是知名外企总裁,一个是房地产大佬,还有一个是某科技企业的高管......
一人即一城,因此我对成都和重庆充满好感,这也是我写这篇文章的缘由。
刚好最近,良叔看到3组关于成都和重庆的数据,传递了极度重要的信息。
第一,中国城市一季度GDP排行榜。
北上广深,毫无悬念霸占前4名。
但是,重庆居然高居第5。
成都也在苏州和杭州前面,升至第6。
第二,中国年城市社消排行榜。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是一个城市消费力的风向标。
重庆第3,一年消费亿;
成都第4,一年消费亿。
它俩如此强劲的消费力,居然比深圳还高。
第三,中国年人口净流入排行榜。
成都高居全国第6,重庆第8。
这里对人才的吸引力,与日俱增。
GDP、消费、人口净流入,这3个指标都在全国前列。
这说明一个不可忽视的事实:
西部正在崛起,尤其是成都和重庆。
而除了经济腾飞,成都和重庆还有很多别样的东西,值得我们去挖掘。
比如,独特的饮食与交通,深厚的历史积淀和有趣的风土人情。
除了火锅、大熊猫、麻将和茶馆,这里还有更多你想象不到的地方。
1.起源
自古流传“川渝本一家”的说法。
四川和重庆,几千年来,“拉稀摆带”、分分合合很多次。
早在多年前,春秋战国时期,群雄割据,蜀国和巴国分界而治。
后来,秦朝惠文王出兵巴蜀之地,灭掉蜀国和巴国,也灭掉其他国家,实现大统一。
但当时并没有兼并两地,而是分别设置“蜀郡”和“巴郡”,相当于秦朝下面两个不同的“省”。
到了汉朝,巴蜀第一次合并,统称为“益州”。
等到宋朝,用“路”来给地区命名,将益州分成4“路”:成都府路、利州路、潼川路、夔州路。
统称“川峡四路”,简称“四川”路。
所以四川由此而来。
后来,夔州路改名“重庆府”。
重庆也由此得名。
而此时,他们又“分家”了。
但从元朝开始,巴蜀四路合并成四川省。
明清时期也继续沿用,过程中也有小插曲。
这还不算完,最近80多年来,又变化了3次:
年,重庆第一次成为直辖市;年,重庆同四川合并,从直辖市降为副省级市;年,重庆又与四川“分家”,成为直辖市。
至此,形成了如今的格局。作为四川省会的成都,与重庆水乳交融、亲如兄弟。
2.生活
提到成都和重庆的生活,两个词:安逸、巴适得很。
火锅当然是头牌。
吃着火锅唱着歌,酒当然要“活起”。
成都人喝雪花啤酒,重庆人喝山城啤酒。
除了火锅和啤酒,成都和重庆还有很多美食,让你可以天天不重样:麻婆豆腐、宫保鸡丁、钟水饺、龙抄手、夫妻肺片、廖排骨、冷面、冰粉、重庆小面、酸菜鱼、串串、兔头、万州烤鱼、歌乐山辣子鸡......
吃饱喝足以后,干点啥呢?
先去茶馆喝茶吧。
与广州的早茶不同,成都人喝茶都喝出了文艺气息,“鸟鸣山涧、悠然见南山”。
喝完茶,再来一个“避暑最新耍法,水上搓两把,安逸得板”。
一大群人可以:
船上也可以打麻将
去山洞,也不错:
“即便来地震,成都人还是照样打麻将。”
如果实在没事干,那就“吵个架玩玩”。
关于成都和重庆的方言,良叔整理了一个表格,如有差错和纰漏,欢迎指正:
成都女人和重庆女人,也大不相同。
有网友总结:
两个地方女人,都是热情大方,待外地人都好,没小心眼;但成都女人小家碧玉,温婉、细腻,却又绵里藏针;重庆女人从不拉稀摆带,碰到渣男敲了啤酒瓶就干。
良叔不完全赞同,但有自己的想法,放一张图,大家自行体会:
看来,耙耳朵,真不是盖的。
知乎有人说:
作为一个拥有重庆女友的男人,我觉得重庆已经领先全国,实现了男女平等(揉膝盖)。
而比这更“惨”的是,在重庆出生成长的姑娘,又在成都上大学和工作几年,俗称“成渝混血”。
她们要是不安逸,那么重庆和成都模式随机切换,让你体验最极致的“弯酸和暴力”美学。
如果还是心痒,觉得日常生活太无聊?
那就去成都的街头走一走,喝一壶老酒,灯熄也不停留;
也可去重庆的街头走一走,夏天晒成狗,冬天冷成狗。
还有,在成都,如果天气好,还能在自家阳台,直接看到远处米以上的雪山。
周末度假?
那更不在话下。
说走就走的旅行,随时都可以有。
成都的锦里、宽窄巷子、武侯祠、杜甫草堂、青城山、都江堰、熊猫基地......
重庆的朝天门、磁器口、洪崖洞、大足石刻、武隆天坑、长江三峡......
再远一点,还有乐山大佛、川西大峡谷、峨眉山、海螺沟冰川、四姑娘山、贡嘎雪山、九寨沟、稻城亚丁......
所以说,在成都和重庆,吃喝玩乐,应有尽有。
可以舒适恬淡,也可以激情澎湃,还可以刺激冒险。
兼具繁华和市井,更有牧歌田园、诗和远方。
这样两座城,谁会不喜欢?
3.交通
除了生活得好,交通也好。
新中国成立后,“天府”成都和“巴渝”重庆,是西南两颗闪耀的明珠。
它们齐头并进,携手上演了一出精彩的“双城记”。
而这一切的开端,首先要从成渝铁路说起。
建国之初,西南贫困,百废待兴。
▲年代的重庆解放碑年6月15日,成渝铁路开工典礼在成都举行。
当天,15万铁路工人挺进川渝间的高山峡谷,昼夜奋战。
没有灯,就用火把照明;没有机器,就用铁锤、扁担、竹筐......
就这样,挖掘隧道14座,桥梁多座、涵洞个。
重庆钢铁厂生产出无数钢轨,四川贡献出万根枕木。
▲曾经的重庆钢铁厂历时艰难的2年,在年7月1日,成渝铁路全线通车。
这是新中国成立后,建成的第一条铁路。
从此,“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的日子,彻底成为历史。
在这之后,重庆和成都的交通,开始突飞猛进。
先来看机场。
重庆有3个:江北机场、万州五桥机场、武陵山机场。
还有仙女山机场,正在建设中。
成都有双流机场。
天府机场,正在建设中。
还有高铁。
现在成都到重庆坐高铁,最快只需要一个半小时。
而且,高铁还可以东到上海,南到贵阳、广州,北到西安、北京。
还有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
至于市内交通,先来看看两城布局。
再看地形。成都是平原,重庆是山城。
▲来源:张大神气然而,不得不提的是,重庆的交通确实很特别。
为了见一个人,真的要翻山越岭,使尽洪荒之力。
它号称“8D城市”,果然名不虚传。
可以坐索道:
可以坐“空中飞车”:
也可以开车,不过导航可能会想:不导了,你自己看着办吧。
还可以骑自行车,额,这个,你还是先洗把脸,冷静下。
不知道最后,是你骑车,还是车骑你......
再来看地铁。
未来的成都地铁,是这样的:
未来的重庆地铁,是这样的:
两城地铁,密度和长度,都将在中国前10。
东西南北中,无限扩张。
这彰显了实力和底气,以及气吞山河的霸气。
把路修靓,黄金万两。
成都和重庆,都有着超过4个火车站,超过2个机场,超过10条地铁,超过12个汽车客运站,以及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
这样的城市,未来可期。
4.产业
生活惬意和交通便利之外,成都和重庆的产业链,也在全力追赶北上广深。
年,成都GDP是亿元,三产业结构比是:农业3.6%,工业30.8%和服务业65.6%。
第三产业已是成都的支柱,包括旅游、大数据、金融、设计、互联网人工智能、文化产业......
《流浪地球》和《哪吒》的核心制作团队,就在成都。
为了发展“新经济”,“成都高新区”应运而生,现已是中国前4的新区。
这片小小的创新区,去年总产值亿。
什么概念?
可以看看西藏,年的GDP是亿。
而且,即使遭遇疫情,成都高新区的经济依然逆势上涨6.1%。
此外,成都在中国金融中心指数排名中,已是全国第5。
还有超过家的强企业,在成都开设区域分公司:
华为在成都设立研发中心;腾讯在成都建立腾讯大厦来办公;京东在成都建成亚洲一号仓......
在成都,阿里巴巴有超员工,仅次于北上广杭。
并在成都累计投资超80亿,还将蚂蚁金服全球云安全中心放在成都。
重庆也不甘示弱。
年,重庆GDP是亿,全国第5。
而第4名的广州,是亿。
差距只有23亿。
重庆是工业大城,汽车和电子是支柱产业。
早在年,重庆汽车产量就高达万辆,那一年广东是万辆。
另外,年1-8月,重庆生产了1.12亿部手机。
这里聚齐了OPPO、Vivo、一加、华硕、传音、紫光等多家上下游企业,打造出完备的产业链闭环。
此外,重庆还有消费品、化工、医药、摩托车、能源等产业。
而金融、商贸、旅游、现代物流产业,也在迅速发展。
这座网红城市,正展现着蓬勃的生机,和喷涌而出的活力。
5.综合实力
除了上面那些,衡量一个城市的竞争力和对人才的吸引力,更重要的是靠以下几点:
教育、医疗、住房和人才政策。
教育方面。
成都有超56所大学,其中,有两所:四川大学和电子科技大学。
还有5所大学,以及众多高质量的小学和中学。
重庆的大学,本科26所,专科39所。
其中,重庆大学是,西南大学是。
在高中方面,重庆南开中学、一中、八中和巴蜀中学,堪称“名校摇篮”。
年高考,南开中学理科分以上的有人,几乎连年超50%的理科生都会超过分。
从这里,走出了20多个国家和省部级领导、33位院士,还有将军、教授、经济学家:
中科院院长周光召,中国工程院院长朱光亚,经济学家吴敬琏和茅于轼......
医疗方面。
成都有排医院、医院、医院......
抗疫中,四川医护人员,先是支援湖北,后又奔赴意大利,最近又去了黑龙江。
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川医的身影。
他们,为此次全球抗疫,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而重庆之前派出超过8批医疗队,支援湖北,拯救了众多生命。
医院,也是实力强劲:
医院的烧伤科,高居中国第一,病理科居全国第六;医院的小儿内科和外科,全国第3;重庆市妇幼保健院的生殖医学,全国第7......
住房方面。
相比北上广深,成都和重庆的房价,很是“良心”。
两万以内的单价,就可以买到不错的房子。
成都还打造了“垂直森林”小区。
人才政策方面。
成都和重庆,持续放宽了外地人购房和落户的条件,并奖励特殊人才。
重庆对高科技人才,还可提供最高万的研究经费支持。
当教育、医疗和住房有了保障,才能让人真正住得放心,活得安心,呆得舒心。
这也是最近这些年,成都和重庆人口每年净流入的重要因素。
年,成都人口净流入25.1万,重庆净流入22.53万。
其中,不乏很多北上广深的人,去成渝安家。
这样的综合实力,不容小觑。
6.写在最后
俗话常讲,一个人的高度,主要由3点决定:“一命、二运、三风水”。
放到一座城,似乎也成立。
年前,永乐帝为御北驭南,把都城从南京迁到北平,从此北京便成为皇城根。
任凭风沙漫天,也阻挡不了万千北漂的向往;
21年前的3月,湖畔小区16栋3楼,一个外星人模样的青年,面向17名员工许下宏大愿望。
从此一个商业帝国诞生,顺便带火了杭州无数个产业;
41年前的春天,与香港一河之隔的深圳,被画了一个圈,香港回归在即,我们希望以璀璨和繁华来迎接。
于是,一个海边鱼村变成了大鹏之城。
成都和重庆,与这3点都沾不上边。
在众人的感性认知中,提起这两座城,似乎与安逸享受挂起了钩。
然而,吃火锅是吃不出GDP前五,打麻将也是打不出美好未来。
我们看到的是倔强、务实、勤奋的川渝人。
就像重庆的棒棒们,和成都的三轮儿,无论出身多卑微,他们都在用尽全力,拼出一个美好的未来。
那些含着金汤匙出生的人,固然让人钦羡,而那些泥脚子奋斗者,才更值得尊敬。
人如此,城市也如此。
本文作者:良叔,畅销书《超级个体:打造你的多维竞争力》作者,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w/32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