泸定震后的四天

地震后的第一个晚上,王岗坪乡爱国村的杨万龙彻夜未眠。当晚余震不断,对面大山时不时出现垮塌,他能听见落石滚进河里的巨大响声。9月5日,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9月8日晚,“9·5”泸定地震抗震救灾省市(州)县前线联合指挥部通报:截至8日12:00地震已经造成86人遇难,其中甘孜州50人、雅安市36人遇难,另有35人失联。信号中断、道路损毁,为了抢抓黄金救援的72小时,救援人员乘坐橡皮艇“强渡”大渡河,再步行挺进灾区“孤岛”。面对湍急的溪水,特警队员们用身体和绳索搭成桥梁,打通生命救援通道,成功将被困群众转移。9月6日10时30分,接爱国村群众线索,一栋倒塌建筑物下埋有两人,森林消防支队立即搜救。震后互助泸定县磨西镇处于这次地震震中位置,震后多处房屋受损严重。磨西镇一家民宿店长张文(化名)向澎湃新闻记者回忆,地震时他正在沙发上办公,跑到店门口就不知道往哪跑,店里房屋和设施都在晃,店外也有各种建筑物件掉落,“进退两难”之间还是跑了出去。店里房屋设施受损严重,好在没有人员受伤。在地震前一天,客人基本都退房了。但9月5日地震后,原本退房的部分客人又回来找到张文。在张文的带领下,5名住客前往分发防疫物资的仓库领了帐篷和物资,暂时安顿了下来。张先生介绍,这几名住客现在已经转移到了康定。民宿周围村庄受损也很严重,张文这几天去协助救援队救援,他把店里的各种物资拿出来带着,在救援的途中发给有需要的群众。张文说,“每一件事都很难忘,救援队员携带各种救援设备和物资,负重三五十斤的情况下还要去上山下山、抬伤员、帮助村民转移。”在海螺沟的游客卢义(化名)因为地震一度滞留。地震来的突然,卢义还没反应过来就被床脚撞到,“胳膊和腿都受伤了”,之后她和男友跑到了安全地带。为了安全,民宿的老板将他们带到家里同住。震后第一晚,卢义一行4人、当地村民6个人一起住了一晚。卢义所住的民宿位于海螺沟较低的位置,民宿房屋背后的路紧挨着悬崖。地震后,路面塌陷了将近一米多,“挺危险的,如果再继续塌陷,整个房子可能会跟着路面一起坍塌掉下去。”“我们吃的都是村民下的面条,待我们都很好。如果这次地震没有他们的话,我们不知道该怎么办。”卢义回忆,“那是个小小的村落,我们以为地震后大家都会是很崩溃的状态,但大家一秒都没有停歇,就开始搭帐篷、做饭,每个人都特别友善、团结。我们在那儿吃饭,旁边就有村民过来跟我们聊天,让我们不要害怕。”雅安市石棉县也在地震中受灾严重。地震发生时,在石棉王岗坪乡爱国村当村小老师的杨万龙正在学校里,地震带来的摇晃让人站不稳,在晃动楼梯上她几乎是“手脚并用”朝楼上爬。“我爬到一半,就发现学生已经跑到了楼梯口,我赶紧招呼他们不要下楼,集中到墙角先蹲着。”杨万龙说,很快地震结束,她立即和其他老师、村民将学生转移到空旷地带。9月7日10时,救援人员将爱国村受伤群众转移至救援直升机。救援力量汇聚王彬经历过年“汶川地震”,他在泸定县城开宾馆。9月6日,他告诉澎湃新闻,泸定县城已基本恢复正常生活,物资充足。地震发生时,宾馆的房屋结构未受损,他和店里的顾客第一时间跑出来逃生。地震发生没多久,消防救援人员就陆续来到县城展开抢险救援工作。在泸定县磨西镇开客栈的叶先生9月8日晚间告诉澎湃新闻,地震发生后,他和家人被安置在磨西广场避险,住在帐篷里。因为帐篷有限,他选择睡在自家车里,腾出帐篷的空间给别人。每个帐篷由一二名志愿者负责。广场上已恢复了公共照明,还可以给手机充电,生活上方便了一些。叶先生称,这两天,陆续有企业、爱心人士捐赠的物资运来,附近没有受灾的村庄也捐了一些肉类,没受灾的村民还给他们送来做好的饭菜。磨西广场上的受灾群众还从自家的冰箱里拿出来一些物资。8日,他和其他几位志愿者一起给大伙做了几顿饭:早饭煮稀饭,配着饼吃;午饭做了一锅土豆炖排骨和一个素菜;晚饭是回锅肉和西红柿炒鸡蛋,“米饭管够”。地震发生后,叶先生在附近做志愿者,帮助救援人员搭建帐篷、运送物资等。忙活了几天后,他今天才有空补录上自己的志愿者信息。小学成了当地临时避难点。泸定县燕子沟镇新兴村的村民杨燕(化名)说,地震后,部分村里人集中在一所小学避险,搭了几十顶帐篷,中午就在大院里支起锅煮饭。“大家有什么拿什么,一起来做饭。”很多救援力量来支援,车辆从她家门口经过,“什么车都有,消防的、医院的、武警的、送物资的,接连不断”。除了民间自发救援,截至9月8日9时,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共调动甘孜、成都、雅安、德阳、凉山、资阳、乐山、眉山、攀枝花、训保10个支队,名消防救援人员,辆消防车,17头搜救犬,36艘舟艇驰援震区,全力投入被困人员搜救、危房排查、受灾群众集中安置等抗震救灾工作。“孤岛”救援为了挺进道路中断的“孤岛”四川雅安石棉县草科乡,9月6日,四川凉山州森林消防支队的消防员星夜“强渡”大渡河,历时近12个小时,徒步行进30余公里,成为第一支进入石棉县草科乡的国家专业救援队伍。在此次救援抢险的过程中,另外一支特殊的队伍——成都消防飞鹰航空救援队突破极限开展侦察,为震中灾区架起了空中“生命桥梁”。救援人员夜渡大渡河赶赴灾区。9月7日15时01分,成都消防支队“飞猫”高空绳索救援队架设绳索系统,转移被困群众。救援人员利用绳索和身体在河流上搭建“生命通道”。据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kh/7154.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