逢山开路遇水架桥泸定地震救援中的五个

封面新闻记者于婷

9月5日12时52分,四川甘孜州泸定县发生6.8级地震。地震发生后,四川消防上千名救援人员第一时间集结,紧急赶赴抗震救灾一线开展救援。想尽一切办法,不放过一丝希望。在这场救援中,有速度、力度、高度、难度,更有温度,每一份力量都是共渡难关的希望。

速度

争分夺秒7个消防救援支队迅速集结

地震发生后的第一时间,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立即调派泸定县前突小组30人赶赴震中核查灾情。随后又调派甘孜、成都、德阳、乐山、雅安、眉山、资阳等7个支队共人地震救援力量,赶赴震中开展救援。

力度

上千名消防救援人员投入抗震救灾

截至9月8日9时,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共调动甘孜、成都、雅安、德阳、凉山、资阳、乐山、眉山、攀枝花、训保10个支队,名消防救援人员,辆消防车,17头搜救犬,36艘舟艇驰援震区,全力投入被困人员搜救、危房排查、受灾居民集中安置等抗震救灾工作。

目前,消防救援队伍共搜救被困人员人,紧急疏散转移遇险居民人,排查危房栋。

高度

临危受命高空“飞鹰”架起空中“生命桥”

图片由四川省消防救援总队提供

在这场艰苦的抗震救灾战役中,有一支特殊的队伍——成都消防飞鹰航空救援队。他们争分夺秒搜救居民,为震中灾区架起了空中“生命桥梁”。

为了能成功传回灾区第一手信息,第一时间近距离摸清震中情况,飞鹰救援队迅速突破山脊线,执行地空拍摄任务。冒着余震和低飞带来的危险,总飞行3小时20分钟,总距离近公里,成功回传30分钟视频和上百张灾区照片。

由于震后巨石滑落堵塞进乡道路,石棉县草科乡成为“孤岛”。9月6日,飞鹰航空救援队接到从空中转移草科乡被困群众的任务。队员们一边开展救援行动,一边同当地居民一起对杂物进行清理,仅用了不到1个小时,就成功开辟完成2个大型直升机起降点,实现了人员和物资的循环运输。9月6日15时40分,飞鹰救援队安全往返2个架次,营救被困受伤群众14人,其中危重伤员3人。

难度

遇落石、步为尺渡激流、绳为引

地震发生当天,泸定县得志街消防救援站立即赶赴震区,在行进至赵家沟隧道入口前处时,道路右侧山上突然滚落下一块直径约2米的巨大石块,险些砸中消防车。紧急避险后,消防车载着救援人员仍坚定地驶向前方。

地震发生后,乐山消防第一梯队增援力量迅速赶往灾区。在距离磨西镇约2公里处,遇到道路塌方。为了能第一时间赶往震中,面对几乎无法下脚的斜坡,救援人员手脚并用,踩着松动的石块、泥土艰难前行。

9月5日17时,海螺沟景区大队在蔡阳村河坝发现有被困人员。为尽快将居民转移至安全地带。消防救援人员砍来4根木头,在湍急的河流上搭建起一个简易的“生命通道”,与其他救援力量一起经过3个多小时的接力救援,成功将25名被困人员转移至安全区域。

9月6日14时40分,救援队伍终于靠近了雅安市石棉县王岗坪乡幸福村,但由于轮渡没有停靠点,一行人便从浅滩涉水上岸。刚下水没多久,远处便传来了“轰隆隆”的声音,河水也开始上涨。“山洪来了!”短短十分钟,河水从膝盖处上涨到大腿,浅滩的泥阻碍了救援人员前进脚步,河水中冲过来的石头也撞击着大家的双腿。“加油,互相拉一把!”最后,这支30多人组成的救援队伍终于登上了高处岸边。

由于地震造成了山体滑坡,通往共和村的道路被阻断,但该村有被困居民急需转移。9月7日,成都消防飞猫救援队前往塌方地点搭建绳桥,为后续转运开辟生命通道。面对一个又一个接近垂直的垮塌点,“飞猫”队员们没有畏惧和退缩。在转移中,他们有的将儿童背在身后,有的紧紧护着老人,一遍遍往返在峭壁上,成功将被困的9名居民安全转移。

温度

来自“双向奔赴”的感动

“小伙子辛苦了,快来烤火,先把身子烤暖了再继续工作。”震后第一夜,消防救援人员连夜挨家挨户协助村民开展隐患排查。安置点的居民见到在低温下仍值守的消防救援人员,纷纷热情邀请其上前烤火取暖。夜晚的燕子沟气温不到10摄氏度,但这样暖心的话驱散了震后第一夜的寒冷,化为了共渡难关的温暖力量。

“没得事,没得事,在这里安安心心的,人没事就什么都来得及,房子以后还能再修。”9月8日,甘孜消防人员在巡查值守磨西镇大杉树村办事点受灾居民安置点时,听到救灾帐篷内传来了阵阵哭声。消防人员走进发现,是一位老人因家里房屋被毁担心自己以后没家而伤心地哭了。消防救援人员一边为老人抹去眼泪,一边极力安抚其情绪。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4239.html

网站简介| 发布优势| 服务条款| 隐私保护| 广告合作| 网站地图| 版权申明

当前时间: 冀ICP备19029570号-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