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后地质灾害长期活跃怎么防
主持人
四川日报全媒体记者寇敏芳
嘉宾
自然资源部首席科学家殷跃平
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许强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研究员游勇
11月16日,自然资源厅召集省内外专家学者、地勘单位等,召开“9·5”泸定6.8级地震次生地质灾害防范应对工作总结研讨会。震后崩塌、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可能会持续5—10年高发,特别是震后5年内为次生灾害最活跃时期,如何进行科学有效防范?地质专家为泸定震区支招。
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模式转变
记者:泸定震区隐患风险情况如何?游勇:震前泸定震区历史地质灾害就非常发育。年8月,海螺沟特大泥石流灾害链,直接经济损失达1.7亿元。根据强震后的历史经验,震后滑坡或泥石流堵河形成堰塞湖,然后溃决进而形成洪水,这种灾害链具有显著的远程效应和灾害放大效应,威胁范围广,危害严重。
许强:灾区部分流域如湾东流域、磨西沟流域等,地质灾害较为发育,在强降雨条件下,极有可能发生泥石流,并可能产生系列链生灾害。
记者:如何发现隐患?殷跃平:从近年来地质灾害的成灾情况来看,90%以上的灾害发生在已知隐患点之外,这对我们隐患排查提出了新要求。当前,风险防控思路正在从隐患点防控向“隐患点+风险区”双控模式转变。对泸定震区来说,地震形成了大量“受伤”山体,有些现在看来不是隐患点,但是未来受降雨等因素影响可能成为新的隐患。因此风险调查思路要变,按照“双管控”思路,结合地质条件和地貌条件把危岩带划出来,分区分级开展风险管控。
许强:建议根据目前地质灾害分布情况,开展基于流域尺度的震后地质灾害危险性和风险评价与预测工作。通过“空—天—地”多尺度协同观测,实现震区地质灾害隐患的精准识别。
加强地灾识别重大核心技术攻关
记者:对于泸定地震灾区的防灾减灾工作有哪些建议?
游勇:应加强震后灾害链危险性预测与精细化定量风险评估,为震后恢复重建规划的选址和灾害防控工作等提供科学依据,以合理避让极高、高风险区,科学治理中风险区,常态防控低风险区。防灾工程规划设计应考虑灾害链远程效应,突破现有防治技术瓶颈,探索基于灾害链全过程物质与能量调控的精准断链减灾技术。
许强:建议加强地质灾害识别重大核心技术攻关,重点攻关基于多源、多时相遥感的非显性灾害识别技术综合运用,提升对隐蔽性隐患的识别率。将光学遥感、雷达干涉测量、激光雷达扫描等数据与地灾成灾机理结合,相互印证,不断提升对隐患识别发现能力。加强该区域暴雨型泥石流预防的专业监测预警体系研究与运用,调整优化预警阈值,切实起到防灾减灾效果。
殷跃平:建议结合自然资源部门正在编制的国土空间规划,突出防灾避灾的规划布局导向。对人多地少、山地面积较大的四川来说,“群众往哪里搬”确实是一个挑战。应该从更宏观的角度思考问题,比如四川正在实施引大济岷工程,水网建设以后,区位会发生变化,防灾也会面临新局面。灾后重建规划应当充分考虑这些重大工程带来的变化,合理制定搬迁方案,优化国土空间布局。
转载请注明:http://www.abuoumao.com/hyfz/3467.html